新闻中心
银行保险总资产增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迈新步伐!五金2024年的经济曲线刚刚开始描绘新的蓝图,各大金融机构的最新报告再一次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银行业和保险业的总资产在今年第四季度末继续保持增长,其中银行业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惊人的444.6万亿元,同比增长6.5%。而保险业也不甘示弱,保险公司及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总资产达到了35.9万亿元,年初至今增加了4.4万亿元,增长率高达13.9%。这不仅反映了金融市场的复苏,也表明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显著成效。
在这次发布的数据显示,银行业为实体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尤其是在小微企业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成果。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余额达到了81.4万亿元,较上年末多增10.5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余额增长显著,达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4.75%。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型商业银行已经成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在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监管总局在近期的会议中强调了未来要持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供给。预计这一政策将通过搭建银企精准对接平台,来全面服务民间投资项目,并且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确保小微企业能够获得更加便利的融资条件。通过加强科技赋能普惠金融,金融行业正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融资满足度,这无疑是市场信心的重要鼓励。
与银行业的积极发展相呼应,保险业在过去一年里同样展现出强劲的业绩。在2024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5.7万亿元,同比增长5.7%;而赔款与给付支出也有显著增长,达到了2.3万亿元,同比增加19.4%。新增保单件数更是达到了1038亿件,同比增长高达37.6%。如此显眼的增长率不仅反映出人们对保险产品的认可度持续上升,也揭示了保险业在经济风险防控中的重要角色。
对比于银行业,保险业的偿付能力保持稳健。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1%,均有提升。这意味着保险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潜在的赔付责任,保障投保人的权益,提升消费者的信任。财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的表现更是亮眼,全面超出监管标准,充分显示出保险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健运营能力。
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监管机构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截至2024年末,商业银行的不良余额为3.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977亿元。不良率为1.50%,较上季末下滑0.05个百分点,表明整体信贷质量相对稳定。与此同时,资本充足率也有所上升,为今后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数据对于投资者而言,自然是利好信号,表明银行业无论在信贷资产质量还是流动性管理上,都维护了较高的信心。
在这一切成就的背后,能够看出金融监管总局对于提高银行业和保险业发展质量的重视。未来,将更加强调资产负债的联动管理,鼓励金融机构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都处于动荡之中,金融行业的稳定与发展显得愈发重要。
总结而言,2024年的数据虽难以逆转疫情与通货膨胀带来的挑战,但无疑为我们展现了中国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提升。随着监管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银行和保险行业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加深入地为实体经济的复苏助力。
展望未来,金融行业将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以更高的服务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如何利用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复苏,依然是重中之重的话题。希望读者能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变化保持关注,并积极参与讨论,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财经新时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扫一扫关注我们